中国企业走进东盟正当时:合作更紧密

来源:实体投教       浏览数:        2018-12-11 09:03

      “当前,东盟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东盟经济共同体已建成并在不断完善,中国与东盟正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加强合作,这些均为双方企业合作带来了大量新商机。”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许宁宁日前在走进东盟商机推介会上表示。
  
  中国与东盟合作更加紧密
  
  中国是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是今年以来东盟的第三大外国直接投资来源国。11月14日召开的第21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通过了《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2030年愿景》。11月18日-21日,习近平主席对文莱、菲律宾进行了国事访问。11月中旬,李克强总理访问了新加坡。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的新发展,正为亚太地区实现联动发展和共同繁荣注入新动力,中国与东盟的合作更加紧密。
  
  今年1-10月份,中国与东盟贸易总值为3.18万亿元人民币,增长13.7%,占中国外贸总值的12.7%。在中国的前三大贸易伙伴(欧盟、美国、东盟)中增速最快。
  
  1-10月,东盟对华投资新设立企业1382家,同比增长34.6%,实际投入外资金额50.4亿美元,同比增长17%。10月当月,东盟对华投资新设立企业167家,同比增长79.6%。
  
  许宁宁介绍道,中国和东盟的双向投资额累计已经超过了2200亿美元。1-10月,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对55个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的前八位中,东盟国家占了七席。
  
  此外,东盟国家还是中国重要的海外承包工程市场和劳务合作的市场。

 
  
  中国企业走进东盟正当时
  
  北京市朝阳区副区长李懋在分析朝阳区与东盟经贸合作的优势互补性时表示,作为北京市经济最发达区,朝阳区在首都经济区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朝阳区人口约370余万,经济总量及各项经济指标均位于北京首位,跨国高端商务项目聚集,文化创意和高新技术产业发达。作为首都北京对外交往的窗口,朝阳区国际化、市场化程度高,有丰富的国际商业和贸易资源。区内很多企业成长迅速,在积极地拓展海外业务,对他们来说,东盟各国都是充满活力并且日趋完善的海外市场。双方在经贸合作方面大有可为。
  
  在推介会上,东盟有关国家驻华大使馆最高商务官员介绍了各自国家的产业经济现状、商务政策及投资环境,推介了新商机,协助中方企业在走进东盟时找准合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共同探讨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新机遇。
  
  印尼驻华大使馆商务参赞玛丽娜表示,中国是印尼最大的贸易伙伴和重要投资来源国。印尼拥有2.5亿人口,两国经济互补性强,在消费购买力和经贸合作方面都具有巨大潜力。玛丽娜重点介绍了印尼工业4.0路线图,在工业4.0路线图中,食品饮料行业、汽车行业、电子行业、纺织行业、化工行业的发展将获得优先地位,印尼政府希望中国企业前往投资。
  
  泰国驻华大使馆公使衔参赞(投资)钟宝芬在介绍本国的投资环境时表示,泰国目前是东盟共同体国家中的第二大经济体。她着重介绍了泰国东部经济走廊的规划以及十大招商目标行业,其中包括未来食品、智能电子、数字经济、医疗中心、农业与生物技术、环保石化与生化、下一代汽车、高品质观光、医疗自动化与机器人、航空宇宙。钟宝芬表示,如果企业在东部经济走廊投资或投资项目符合泰国十大招商目标行业方向,泰国政府将给予最高的税收优惠政策,包括外商拥有100%所有权、无外汇限制等相关政策。
  
  菲律宾驻华大使馆商务参赞格伦·佩尼亚兰达谈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1月20日-21日对菲律宾刚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国事访问,此次访问把两国关系提升到全新高度。两国领导人还见证了29项合作协议的签署,中菲将深化各领域的务实合作。菲律宾经济快速增长,投资环境稳定,菲方欢迎中方对菲重点投资的领域及项目包括:基础设施、制造业、农业、渔业和林业、医疗服务、大众住房、能源行业、旅游设施、服务业等领域。
  
  双方共同需要和共同利益日益增多
  
  今年是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15周年。许宁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与15年前(即2003年前)相比,那时候双方合作面窄、合作度不高、合作机制少;与27年前(即1991年前,1991年双方建立对话伙伴关系)相比,那时候双方之间没有合作关系;与40年前(即1978年前,1978年中国实施改革开放)相比,那时候双方之间是非友好关系。
  
  近15年来,双方合作呈现全面、深入、密切、活跃之势,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国—东盟互联互通建设、“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这三大举措是双方经济合作的重大推动力,使得双方共同需要和共同利益日益增多。
  
  许宁宁分析道,当前,中国与东盟及其成员国虽然各自在一些方面的关切点、关切度有所不同,但双方的关切更有许多共同之处、互补之处,都在致力于经济增长;都在实施扩大开放政策,强调维护多边贸易体制;都意识到地区稳定是大局,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共同合作可立于不败之地。

上一篇:海南营商环境“40条”大突破:建自由贸易账户 下一篇:支持民企发展:让政策越来越“近”

Copyright 2018 投资者教育基地 实体投教基地 苏ICP备160323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