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此山真面目 手机回租贷款有风险

来源:实体投教       浏览数:        2018-05-16 10:06

    近期市场上兴起“手机回租”模式试图绕过现金贷监管。 在分析人士看来,此类手机回租业务,通过强行引入租赁场景来规避现金贷新规,但在利率、期限、风控模式、资金用途等核心要件上与现金贷并无二致,本质上也无场景依托,属于典型的监管套利行为,在穿透式监管的背景下,会被视做现金贷进行监管。
 
  近日,一位第三方系统人士介绍了手机回租贷款的模式,用户将手机 “ 抵押 ”给平台,这里的抵押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抵押。只是通过电子合同的签订,暂时把手机的所有权和处分权移交给平台,手机不用邮寄给平台,此时平台会估测出手机的价款并支付给用户相应的金额。换句话就是平台“回收”了手机,但手机还在用户手里。之后,用户选择租期,租用自己的手机。此时平台把 “回收”的手机又出租给用户。到期后,用户可以选择继续租用(续租)或者赎回自己的手机。续租需支付给平台相应的租金,赎回手机需支付给平台回租手机时等同的金额和租期产生的租金,然后结束订单,手机的所有权和处分权归还给用户。该人士介绍,一般租赁期都在7-30天,手机估值金额为1000-3000元,在支付时会直接扣除20%左右作为押金或者违约金。
 
  在手机应用市场中,此类主打手机回租模式的App不在少数。在苹果手机App Store中搜索“手机回收贷款”,相关的App有30多个。下载几款手机回租App发现,流程一般都显示为旧机评估、在线下单、质检入库、极速结款,不过,不少平台会在手机未寄回平台之前就会放款。此外,还有的平台是以导流的形式,给手机评估之后,平台会推荐多个第三方贷款或回租平台。
 
 
     对于此类手机回租模式,在分析人士看来,实际上是打着手机回租幌子的现金贷业务,不仅暗藏合规风险,用户隐私安全也难以保障。此外,此类手机回租模式会要求用户开通相册、通讯录等内容,用户隐私安全难以得到保障。对此,业内人士表示,此类售后回租业务,通过强行引入租赁场景来规避现金贷新规,但在利率、期限、风控模式、资金用途等核心要件上与现金贷并无二致,本质上也无场景依托,属于典型的监管套利行为,在穿透式监管的背景下,会被视做现金贷进行监管。
 
  对于此类模式的风险 ,这类业务打着回租的名义行现金贷之实,若不能纳入到统一监管体系,既容易引发放贷资质上的监管套利问题,此类业务本身在贷款资质、资金来源、贷款投向、杠杆率、利率、催收等方面也容易产生各类风险隐患。从法律角度看 ,某律师表示,此类业务的本质是以手机的控制权为信用基础,向平台借款,本质上是一种通过互联网平台开展的放贷业务,应当接受国家主管部门监管,平台应遵守国家关于互联网平台的规定、关于网贷业务和租赁业务的相关规定。目前在实践中,部分地区的司法判决中认定此类业务是合法有效的,借款方若产生逾期会产生相应的违约责任;部分地区的司法判决认为这类业务未获得合法许可,不支持借款方索要过高违约金的主张。此类业务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在国家出台统一的规定之前,其能否持续经营取决于地方政策的宽松程度。

上一篇:激光电视成“网红” 普及化仍有距离 下一篇:2017年平均工资数据出炉 你拖后腿了吗

Copyright 2018 投资者教育基地 实体投教基地 苏ICP备16032347号-1